深化创新成果落地 助力检修工艺提升
近期,检修公司传来捷报,长洲水利枢纽15f机组顺利并网发电,标志着其自主开展的a级检修工作按工期要求圆满完成各项检修任务。
在检修过程中,检修公司坚持向“创新”要效益,向“创新”要安全,在发电机检修、水轮机检修、大件吊装等领域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工作,深入推动哈电机组灯泡头支撑、导水机构桁架等共12项创新成果在a修过程中落地,为检修工艺与效率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。
在上一台机组a级检修结束之后,检修公司深化创新机制与模式,充分汲取检修经验教训,将检修工作各层面的难点和复杂点进行汇总,超前谋划,形成初步构想,并制定实施方案。在15f机组检修过程中,检修公司以技术创新为抓手,鼓励青年员工大胆想、放开干,并在检修期间不断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最终在实践运用中呈现出了良好效果。例如,灯泡贯流式机组的灯泡头吊装是需要将灯泡头吊出并移动至上流道,再通过槽钢、圆钢将其焊接固定,整个焊接过程十分繁琐,且回装阶段需将焊接部分切除后打磨抛光,很容易出现灯泡体本体磨损的情况。检修公司结合现场实际,组织各专业班组技术骨干分析讨论,最终决定以灯泡头前端的吊点为固定点,通过受力分析、反复核算,设计出一套专用支撑工装,仅仅通过螺栓紧固就可将灯泡头固定牢靠,此举节省了3天检修工期,并实现了灯泡头吊装“当天吊,当天摘钩”的技术突破。同时,检修人员自主设计的盘车装置打破了行业的局限,脑洞大开地将越野汽车的拖车绞盘用于水电机组盘车作业,两个人便完成了原本八个人的工作,省时省事。针对上一次a修设计出的大轴顶起装置、流道盖板顶起装置等自主研发的专利工装,检修人员结合实际再次创新突破,大幅度改进其便携性及美观性,成功将其升级为2.0版本。由专业班组自主研发的转轮室调整、空气间隙调整工具大量减少了焊接工作量,在节约检修时间的同时,给关键工序的质量也增加了一道保险。
下一步,检修公司将总结提炼此次a修过程中自主研发的工装和工法,并将其转化成专利和技术论文,实现知识产权保护。同时,还将持续围绕检修维护现场痼疾和技术难点,引导员工持续开展技术创新工作,不断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,向着建设一流水电新能源工程检修企业的目标迈进。